MacBook Pro 16'' 使用体验
# MacBook Pro 16'' 使用体验
我心心念念的MacBook终于到手了。经过十天的适应和体验,我觉得有必要写一篇评测来向你介绍这台Mac的方方面面。
# 工业设计

这一代的MacBook Pro 16''使用了新模具,由于缺少收边设计,这导致它在观感上显得十分厚重。 但从实物来看,它其实并没有渲染图上看起来的那样糟糕。这就好比看到iPhone和拿到iPhone一样,这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且只能通过实际上手体验才能得到感知。它依然是顶尖做工与高超设计水准的代表。 但不可否认,刘海的确是丑爆了的设计。刘海破坏了这块边框仅有3.5毫米的屏幕在观感上的一致性,并且没有带来功能上的增强(我指它不具备FaceID)。但从实际体验来看,这块刘海给我的感觉仅仅是“这块屏幕有一个刘海”,并没有影响到我的工作。需要了解到macOS的顶部是菜单栏,在这块公共区域上增添这样的一个刘海对于16英寸的屏幕而言确实影响不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刘海是可以隐藏的,在刘海周边全黑的隐藏状态下,相较于手机更加难以区分刘海和显示区域的界限。 单手开合一直是MacBook的全系标配,这个不多讲。 MageSafe非常方便:随便一碰就能充电,充满后只需要轻轻一提就能取下。
# I / O

MiniLED所具备的1000nit亮度仅于播放HDR视频可用。它确实提供了远超以往的超高对比度和精确的色准。泛光控制和动态刷新率调节均十分优异,你确实可以相信这是目前笔记本上最好的显示器之一。 经升级的扬声器提供了非常震撼的音效体验。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外放设备,在笔记本扬声器中实属是天花板级别。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它的内放同样出色,可能是由于这一代针对高阻抗耳机的优化所致,即使在最大音量下,它依旧可以提供高保真的音频输出。∗1 约2毫米键程的键盘手感中规中矩,但静音效果十分优秀。经阳极氧化工艺处理的黑色键盘周边使得键帽背光状态下的光线溢出明显减少。由于我没有使用过配备TouchBar的MabBook,所以对于F系列实体按键的回归感知不强。 宽大的触控板提供了目前最顶尖的触控体验,我相信任何熟练使用这块触控板工作的人都不再需要鼠标。 相较于我原来1.4千克的笔记本而言,2.2千克确实很重,我难以仅靠单手持续把握它。 我既不是摄影爱好者,也没有投影设备的连接需求,所以SD卡槽和HDMI接口的回归对我而言感知不强。
# 续航

这台Mac配备了M1 Max芯片(24核GPU款)和32GB运行内存,其功耗控制十分优秀。
- 在我较轻的使用场景下,它能满足我近2天的工作需要(14h)。冰凉,风扇不转。∗2
- 在我一般的使用场景下,它能满足我一整天的工作需要(8~10h)。大体冰凉,仅D面偶尔温热,风扇不转。
- 在我重度的使用场景下,它能提供至少4小时的使用时间。稍高于体温的峰值热量,风扇以难以察觉的声音运转。
让我惊奇的是,在CPU满载的情况下,这台笔记本的风扇竟然只有1500RPM左右的转速(而且前10分钟它是不转的),噪音之微小以至于我需要把耳朵贴到它的出风口上才能确定它确实启动了风扇。在我90%用例中它连发热都提不上,更不要提什么风扇运行了。
现在就可以把电充满,毫不夸张地从天亮用到深夜。
# 性能
我的工作流对性能的感知并非很强,相信各大机构在性能方面会有更加专业且全面的评价。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讲,我完全不知道这台电脑的性能极限究竟在哪里,因为我还从未见过这样一台在CPU满载下风扇还不转的电脑(无论如何使用,风扇最多达到3000RPM转速,而它全速运行时可达5300RPM)。另外我认为目前应用的优化程度也不足以发挥这颗芯片的全部效能。
# macOS

macOS是我最为关注的部分,也是我购买Mac的原因,它对我而言至关重要。
从实际使用来看,我对macOS的担忧确实过多了,它确实仅仅是一个更好用的Linux而已(我当然明白它是UNIX)。开发环境的配置不知道比Windows简单到哪里去了,适用于Linux的命令在macOS下均可用,大多数情况仅需brew install
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把应用程序(.app文件)移入或移出Applications文件夹就能完成应用的安装或卸载,不会造成残留。虽然一直听网上说Monterey的bug很多,但实际体验下来并没有多少,要知道Windows11的bug不知道比这玩意多哪去了。目前应用对M1芯片的适配已十分完善,我所使用的全部软件均为非转译原生。
macOS是成熟的操作系统。其内存管理与任务调度策略相较于Windows都更胜一筹,这使得我即使在100%的CPU占用下也完全不会感受到和10%的CPU占用有任何的区别(macOS会优先满足前台应用对资源需求)。macOS对于高分辨率下的显示渲染给予了更好的支持(尤其是字体),这块3.7K&16''屏幕的细腻程度明显优于我原来笔记本的4K&14''屏幕。
macOS是开放的操作系统。截至目前,我还没有遇到任何受限于macOS的开发问题,系统权限的获取也十分方便(同Linux一样,sudo)。并非局限于AppStore,你也可以从其他来源安装软件使用,当然也包括破解软件。
macOS是优雅的操作系统。有别于Windows上四世同堂UI风格的随处可见,macOS的UI精简且统一。无论是使用跨平台分发的版本还是Windows上的替代品,macOS上的软件均具有现代美观的界面,这一点微软的Office系列就是很好的代表。
macOS也是高效的操作系统。使用macOS的笔记本是无需关机的,这使得你能够快速还原上一次的工作状态而不必担心Windows上不关机所带来的卡顿和故障。系统自带Caps&Ctrl映射交换(对程序员友好)。相较于Windows,macOS的快捷键设计丰富且更加合理,搭配触控板,堪称效率神器。
总而言之,使用这台电脑工作,我最不担心的就是macOS。
# 总结

虽然我很满意这台Mac,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不适合所有人。对于游戏玩家和工科(非计科软工类)群体而言,MacBook的确可能成为非常差劲的选择。我不是果粉(我十分讨厌iPhone),也不希望引起争端,衷心希望大家都能够选购自己最喜欢的产品。在我看来,这台Mac只是一个工具,它能以令我满意的方式完成我所需完成的任务。
# 注解
- 与配备ES9218功放芯片的LG V50手机进行对比,耳机为兴戈EM2R。
- 具体的负载情况如下:
- 较轻的使用场景:屏幕亮度依正常环境适宜,功耗模式节能,开启wifi,后台开启网易云音乐持续播放音乐,Safari浏览器和Edge浏览器共维持在10个页面左右,VSCode、TODO。
- 一般的使用场景:屏幕亮度依正常环境适宜,功耗模式自动,开启wifi,较轻使用场景中的所有应用,附加Rider(2~4个项目)、IDEA(1~2个项目)、Navicat、Github Desktop、PS或Excel。
- 重度使用场景:屏幕亮度依正常环境适宜,功耗模式高能耗,开启wifi,一般使用场景下的所有应用,后台持续挖矿,维持CPU的100%负载状态。
本文章转自thaumy (opens new window)的MacBook Pro 16'' 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