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与人文
理科生学生时代高强度的做题训练,所产生的单线程的评价体系会使人不自觉地将价值与困难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挂钩。
这也与理工科教育只传授术(自然科学中数理化生的公式定理)而不传授道(社会科学中社会运行规律)的教育模式有关,单纯地以术的熟练程度高低差别区分人。
很多理工科同学在长期的做题思维训练下,内心会形成一种很畸形的审美以及评价标准:一个东西好不好,不在于这个东西给人带来了多好的体验,而恰恰相反在于这个东西给人带来了多大痛苦。
为了获得一个东西,门槛越高、过程越艰辛、身体和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越多,那么这个东西就被认为越珍贵、越有含金量。
这还与我们当下的宣传导向有关,当一个社会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廉价劳动力,同时无法短时间内提高普通毕业生的薪水和待遇时,用什么蛊惑人最有效?当然是情怀。
于是他们从小被灌输了:理工科是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学科、文科都是虚的、理工科才是实际的。
用情怀无限夸大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并且让受众产生幻觉:人类进步就靠我们了。
工程师红利,类似于孙悟空刚开始被玉皇大帝封了个弼马温的头衔,周围的神仙也告诉他:这官可不小了。不明就里的孙猴子信以为真,只有懂天庭文官体系的神仙背地里看他笑话。天庭让孙悟空担任弼马温一职,看似承认他的能力,并任命他职务,其实质是天界对孙悟空的极大嘲弄。
君不见生化环材土木机械成为天坑学科,仍然架不住一群涉世未深的高中生选志愿的时候往里面冲。等他们掉进坑里才发现,自己不是科学家,实际上就是一个廉价劳动力而已。
沉迷于宏大叙事就容易被人当枪使,成为工具人,术学得再好也如此。
理工科同学反复刷的宏大叙事,却忽略自己就业环境、劳动强度、社会地位,这就是长期接受宏大叙事教育的结果。当施教者给他树立一个宏伟的目标,却刻意回避个体待遇,中学时代做题思维“越努力越有回报”立刻被激活,他很容易上钩吃饼。
什么是术?术就是基本谋生技能,比如计算机学科的代码编程能力。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最开始是术的精通者,但是后来都学了商科的道,掌握了资本运行规律,否则充其量也就是个硅谷资深程序员,而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什么是道?道就是社会运行中蕴涵的基本规律。比如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掌握编程能力后,观察公司运转模式,最后跳出去自己创业开公司,去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再不济也要拿到公司股份分红,这样才能从工具人转变为牧羊人。
理工科毕业生摆脱工具人身份的方式就是创业或者合伙分红成为人民企业家,或者成为国企主要负责人。文科的方式就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行政机关,并掌握权力。
而对于文科,研究方向肯定不一样,理科肯定是非常细化的,不同专业之间差别甚至大的互相之间不太了解。
但是文科其实是越研究越发展相似性的一个过程,文史哲不分,诗乐舞一体,单就孔子而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都会研究他的。
这就像黑吉辽因为相似性都会自称东北人一样,因为存在共性所以会产生认同。
带着这种思维惯性,其实我的观点一直都是,文理科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人长了两只手不是为了左右互搏,长了两条腿也不是为了一条腿蹦哒。
那些抱着改变命运的希望的人硬着头皮学习着枯燥无味的理工科,最后发现那么多年的苦熬无法换来一个普通人生活的悲哀吗?特别是那些农村里的孩子。
发现自己走错了路也没法修正,因为家里需要钱,只能继续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做着手上这份没有前途的工作。
我也是学理工科的,我只是难过而已。
天坑专业之所以是天坑专业,不是因为它坑,而是因为它画饼。
很少有人抱怨哲学、文学、物理、数学之类的专业的就业市场。
因为他们在报考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专业在就业市场多么惨淡。
而天坑专业用许诺同学们一个光辉美好但无法兑现的未来来让大家选择了这个自己并不喜欢但为了改变命运甘愿忍受苦难的专业。
难过的是大多数人的这份苦难没能换来更好的生活。
作为庞大社会里极其渺小的个体,我们有追求个人幸福生活的权利,不应该被鄙视链的优越感迷惑自己的双眼。
理工科出身的人,不可避免有做题家思维,这种思维在解决技术问题时很实用,但在解决生活问题时,反而不是好。
另外上面提到的高级技术人,高级工具人,换过来说,谁不是工具人呢?社会分工不同啊
我们的教育生产理想主义者,再由现实击碎他们的幻想,并将这种重塑称之为成长。
每当我回顾我所接受的教育,我总感觉到被欺骗的愤怒,到现在还是无法释怀。
这种割裂感,在理工科男生出入社会后极其常见,但还是要说,做题家思维没什么不好的,搞清楚做题是为了什么就行了
理工科的人,尤其是做设计的,最大的自豪是自己设计的东西变成产品,然后被用户接受并产生持续的效益。
社会和企业还有他人,对一个人的尊重,往往直接体现在这个人的技术水平之上。
而这样的人,一般都会因此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和在企业被尊重的程度。
对于我来说,你想让我看重,简单,技术水平上说话 。
不用勾心斗角,不用人前人后,简简单单,用技术生存。
而学社科的人,在中国是学不到社科的精髓。
因为社科的精髓是屠龙术(政治斗争和阶级问题)……是帝王术(意识形态和法律)……是诡辩术(逻辑和修辞)……是巫术(精神信仰和价值观)。
然而没人教你这些。也不会被教这些。
如果学不到精髓,那么你跟学到了逻辑思考方法的理工人,就差了一级。
而我们学的那个所谓文科,就真的是“背背就行”。
理工人竟然敢鄙视人文社科人,是因为他们也在中国少学了一样东西:哲学。
他们不知道,理工科的所有科学,都是因为西方的哲学家和宗教学家,为了解决人的存在和精神信仰问题,才创立出来的。
科学是哲学家探索世界的工具。
他们想知道人何以为人,上帝如何在大自然中显现。
然后一门一门研究科学研究自然。最后达到彰显人类的价值,尊重信仰的目的。
然而中国的理科生只懂得算题,解题,技术,管“技术说明书”,叫“科学”。
所以,一群不懂逻辑的文科生,和一群不懂哲学的理科生,相遇之后基本上就等于太监遇到了外戚,不打起来才怪。
学数学满足欲望,学哲学探索内心。
在我没有对这些事物感兴趣之前,那真是生不如死,学习真是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