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上去沉默寡言,生人勿近,甚至不合群。在你看来他们是那样的孤独寂寞,但请收起你的怜悯。他们心中自成一方天地,那是别人所不能触及的净土,瑰丽而又惊世;饱含着生命力与自然的野性。对于他们这方土地已经足够热闹,无需尘世喧哗。而所谓的孤独与冷漠不过是这世界的守门人。
“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要学着像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的迹象,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越是气场平和、心性温柔的人,越不爱和别人太密切地交往,生怕哪里辜负了对方的期待,同时也绝少期待他人。于是在一般社会看来,反而像是比较冷淡的人。” “可惜越温柔的人,偏偏越难驯服。”
人们以为苦难会让人更为强大。但实际上,大部分人被苦难折磨的不成样子,懦弱,保守,浑身充满奴性。像狗群迁徙一样走在街上,发出快乐的笑声。真正因苦难而变强大的人,从不认为自己经受过苦难。那些声称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是脱了人皮穿上囚服走出来的。
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包括我父母从小对我的教育,也很传统。比如吃亏是福,得饶人处且饶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的成长经验只告诉我这些都是懦弱的表现形式,只会让人变成软柿子和受气包。自私的人都快乐,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别人的看法这种东西。
因为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喜欢我这样的人。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 (opens new window)》
当黑夜降临,吾必立身万万人前,横刀立渊,血染天穹。
很庆幸,鲁迅的文章仍然适用 很悲哀,鲁迅的文章仍然适用
叔本华: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那么不论从理智还是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都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这预示着他的本性平庸。”
“Nothing just happens, it's all part of a plan(没有事情随随便便发生,都是计划的一部分)”.
我一生都会记得本科马哲课老师给我们讲的例子。
有人问黑格尔“你怎么证明这张桌子是没有意识的?”
黑格尔用他厚重的大皮靴狠狠地踢了桌子两脚:“这世界上有比这重要得多的事情值得去研究。”
?
你让我去探究桌子有没有意识,我确实没法探究。
它或许确实是有意识的,正在骂我无缘无故踢它,但那又如何?它能拿我咋办?它的意识能对这个物质的世界施加哪怕一丁点儿的影响吗?
它不能。
虚空对虚空的辩经没有任何的意义,“我牛逼是因为我牛逼”的循环论证没有任何的意义。
网线一拔,你的喜欢或者不喜欢没有任何的意义。
世界是物质的,你的精神要想发挥作用,就要作用在物质上,否则你就是那张桌子。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